
三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
为了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,2021年5月31日之后,夫妻均可以生育三孩,同时,女方生育三孩享受国家法定产假98天(针对全国性政策)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,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,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,促进代际和谐,增强社会整体活力。然而在二胎政策开放后,即便有许多补助,但很多人却不愿意要孩子了,中国的出生率仍在下降。据相关统计,2017年至2019年这3年里,我国新生儿出生人数持续下降,分别为1723万人、1523万人和1465万人,呈明显下降趋势。2021年8月20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,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,国家提倡适龄婚育、优生优育,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。

三胎政策实行后响应率并不高
据调查,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,相当多的家庭想生不敢生,排名前3位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的占75.1%,、婴幼儿无人照料的占51.3%和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.3%,其中因生育后工资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.9%。虽然三胎政策配套措施正式公布,但是各地曾做过专项调查,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仍然不愿意生三胎。真正的原因其实没有那么复杂,甚至可以说非常现实,虽然现在社会水平逐步提高,但是生活成本也相应在增加。生养孩子的高昂成本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,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的话,那么贸然生三胎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两个孩子原本的生活质量。而且父母的精力也是有限的,除了要工作挣钱,孩子的教育上也不能假借人手,如果不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长大的话,那么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一系列的问题。考虑到这种种原因,很多家庭别说三胎,就连二胎都不敢生。
总结
国家的政策有了,但是还要从多方面来促使具体的执行程度。像适婚青年婚恋观、家庭观的教育引导,婚嫁陋习、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治理,都是需要长期坚持并且考验着治理的柔性。而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,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降低家庭教育开支,加强税收、住房等支持政策,全面将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政策落实到实处才是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