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婴儿吐奶正确处理方法
一、选择大小适中的乳头乳头过大,喂养的时候用的时间就不会很长,乳头过小,奶水流动不顺畅,会吸入空气导致呕吐。哺乳时应注意哺乳姿势,哺乳后不要让婴儿平躺,宝宝吃完后将宝宝抱直,让宝宝的头落在大人的肩膀上,轻轻拍打他的后背,帮助他打嗝或呼吸,直到胃里的泡泡吐出来,可以避免吃完后溢出。然后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需要拍两次背。如果宝宝一次吃太多牛奶,以后就会呕吐。
二、控制宝宝吃奶的速度
宝爸宝妈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快,吃太着急时,会吐奶。如果宝宝吐奶了,宝爸宝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宝宝的坐姿,不会坐的宝宝可以将竖着抱立,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发生的,休息10到15分钟,吐奶症状自然会好转。
三、避免吃奶时吸入空气
如果宝宝吐奶后,不要着急给宝宝补充水分,马上喂水会引起宝宝的再次吐奶,建议是吐奶后35到40分钟后,可以先用小勺子一点点喂。还有就是宝爸宝妈喂养方式的不正确,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吮吸空奶瓶,这样容易吸进去很多的空气,也会造成宝宝吐奶现象的发生。
四、选择合适的奶嘴
喂奶粉的宝爸宝妈就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奶嘴,过大的奶嘴流速更快,导致宝宝来不及吞咽就会出现呛奶、吐奶。另外还要选择有防膨胀的奶瓶,因为牛奶在奶瓶中因为热胀的压力而直接喷出来,宝宝很容易吞咽不及。
五、吃奶后竖抱
在宝宝吃奶后可以将宝宝竖抱起来,然后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,帮助宝宝将胃里的空气排出。也不要让宝宝立即入睡,而是应该让宝宝安静的玩一会,确保不会吐奶后再让宝宝睡下。
总结
其实1岁以下的宝宝吐奶属于正常情况,4个月之前的宝宝吐奶相对频繁。这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导致的,宝宝在出现吐奶时家长也不用过于惊慌,改变喂养的方式就能很好的缓解宝宝吐奶的情况。